一定要做財務檢視嗎?

每年五月普遍是讓人荷包變瘦的月份(報稅季),今年因為新冠病毒(武漢肺炎)的關係,整個報稅延長到六月。上個月筆者已經聽到身邊一些朋友,想ㄍㄧㄥ到六月底再報,我問為什麼?朋友們都回說:「不想太快把錢繳出去」。反之,另外有些朋友,很快在開始報稅的頭幾天,就很快完成報稅,我一樣問為什麼?他們的回答是:「可以退稅,想趕快拿到錢」。


筆者相信以上兩種情況的朋友不少吧?除了上述,讀者們也可以想想自己或周遭朋友,是否有以下一種或數種狀況呢?

  1. 早上起床買早餐,打開錢包一看,奇怪?怎麼剩一百元,前兩天不是才領一千嗎?
  2. 登登登,LINE語音,兄弟打來:「明天休假,晚上唱歌啦」,此時想起全身上下,只剩兩千元,還有十天才發薪水,只能回應兄弟:「晚上不行耶,家裡有事,下次下次」。
  3. 登登登,LINE語音,姊妹打來:「好多天沒見,明天都休假,我們去喝下午茶、聊是非吧」,此時正在家裡吃泡麵,因為身上只剩一千元,下周才發薪水,只能跟姊妹說:「明天我已經有事耶,下周再約」
  4. 下班回家,打開信箱發現信用卡帳單,進門打開一看,奇怪上個月的卡費怎麼這麼多?繳完口袋又要空了,這個月需要開啟宅宅模式(嘆)
  5. 月初吃香喝辣,月中吃便當,月底在家泡泡麵。

各位看倌有符合以上幾種情況呢?

只要生活中出現一種情況,一定要做財務檢視的基本

記帳


這表示你對於自己的錢花去哪,是不清楚的、掌握性低,需要透過記帳的方式,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性,從中抓出問題並改善,否則,賺再多的錢也留不下來。就像一個有破洞的水桶,沒有把洞補起來,往裡面倒再多的水,都還是會漏光。


另外,有些朋友或許有以下狀況:

  1. 用最多的時間賺錢,但還是一直被錢追得喘不過氣。
  2. 收入還行、戶頭也有點存款,但總覺得錢不夠用、沒安全感。
  3. 身邊朋友有投資股票、投資基金、投資不動產…等,想做卻又不敢。
上述情況的朋友,比起前面五種狀況要好一些,對於自己的金錢有基本的掌握度,大概知道自己每個月多少支出、每個月大概可以存下多少錢、戶頭目前有多少資金等。然而,對於自己的目標、每年資產成長幅度、風險承受度、未來3~5年資產變化等並不清楚。這時候就需要做:

個人與家庭財務報表


看到財務報表四個字,是不是覺得複雜、感到害怕?放心,個人與家庭版並不像企業401報表複雜,簡單的收入支出表、資產負債表就可以了。主要透過這兩個表,完整分析、檢視流量與存量,進而產生後續的規劃、執行。

藉由上述兩個階段可以得到以下好處:

  1. 清楚每一塊錢從哪裡來、去了哪裡。
  2. 掌握每年淨資產增加或減少。
  3. 了解自身風險承受度,不會亂碰金融工具。
  4. 明白自己的目標,不盲目跟風。
  5. 擁有財務安全感。

看到這各位看倌有沒有發現,財務檢視並不單單只是金錢上的數字計算、檢視,而是結合人生財務目標、財務現況、未來三至五年可能的變化等的綜合檢視、分析。所以讀者們覺得是不是一定要做財務檢視呢?

筆者天賦屬性擅長觀察、分析、細節,歡迎與筆者聯絡!
加入好友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