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:理財的一面照妖鏡


 

台灣堅守一年的疫情,無奈在五月中再次爆發,且情況比起去年嚴峻很多,雖如此,本寄望兩週內可以控制下來,不料這次蔓延速度之快,網友們還調侃出台灣版的「八王之亂」。在打這篇文章的同時,已經確定二度延長三級警戒至6/28,無論如何,大家同島一命,把自己家當四行倉庫堅守!

只是這麼一堅守,卻也堅守出另一個問題—還沒病死先餓死。原本車水馬龍的都會區,一道三級警戒命令,成了人煙稀少猶如農曆新年的台北街頭,商圈店家從門庭若市變成門可羅雀,隨著警戒延長,商家們紛紛一間間歇業,甚至其中不乏老字號店家;而同樣鎮守家裡,有人可以悠閒的與家人相處、追劇、閱讀、線上學習等;有人卻要冒著風險暫時改行跑外送、當直播主等想辦法創造收入。這其中除了工作狂、愛賺錢之外,關鍵原因在於平常的理財能力上。就如同近期台灣頻頻遭受考驗,電力、水資源都面臨狀況,而不論是疫情導致的財務考驗、電力還是水資源問題,共同的關鍵點是類似的。

圖片來源:八耐舜子

應該不少人看過八耐舜子關於免疫力與人生的圖集吧!大家都想要很高的財務免疫力吧,要想擁有良好的財務免疫力,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基本觀念,第一個是:

緊急預備金

這個觀念非常重要,這是馬斯洛需求理論中,支撐最底層生理需求的一筆錢,現實生活中卻很容易被忽略,造成遇到真正緊急需要用錢時,需要四處籌錢的窘境。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有幾個:

  1. 錢留在很容易提領的帳戶裡,尤其是薪轉戶,容易無意間花掉。
  2. 誤解緊急預備金概念,把它拿去加碼投資、償還額外負債。
  3. 當有很「想要」並非「必要」的東西時,輕易動到這筆錢,覺得還有時間把錢賺回來。
上述原因倘若具備基本財商概念,將錢分門別類、專款專用,每一塊錢都貼好標籤,生活支出、理財支出、緊急預備金等,避免混用,並且做好分戶管理,收入進來馬上進行分流,讓錢清清楚楚。這時會延伸兩個問題:
  1. 預備金需要多少?
  2. 這筆錢放哪?
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,約為六個月的必須生活費,伙食、交通、貸款、住宿等,我個人認為這是低標水準,更安全的標準是六個月的收入,較能應變收入中斷後的突發狀況。至於這筆錢放哪比較好,有人會覺得平時不會用到,如果可以產生一些效益會更好,就把它拿去投資,覺得有需要再贖回。但是,緊急預備金是有要件的:容易到手、波動小。試想一下,緊急時刻需要錢,當然會想越快越好,最好不要超過一週;而且這時候,如果是放在投資工具裡,不巧是-30%,急要錢又不想虧錢,兩難。因此,建議放在活、定存、保險、貨幣型基金等為佳。




有了緊急預備金之後,有些人還是會沒有安全感,擔心免疫力還是不夠,這時候還有第二個重要基本觀念:

替代性持續收入

上述提到的緊急預備金,主要是用於突發、不得已的狀況,然而,若只靠緊急預備金還是有風險的,畢竟緊急預備金有限,而風險無限。此時,除了預備金,若還有其它工資以外的收入,至少在工作收入中斷時,不會完全沒有任何收入,也不會從留得青山在,落得坐吃山空的困境。至於持續性收入,來源就有很多了,除了發展副業外,

  1. 股票利息
  2. 債券利息
  3. 基金配息
  4. 收租
  5. 保險金

以上都是常見的非工資收入。大家有幾項呢?試想一下,若能有源源不絕的現金流,是不是可以非常安心、愜意的過生活呢?




台灣金融研訓院,在去年做了一份《2020台灣金融生活調查》,調查結果顯示超過25%的台灣民眾,金融風險抵抗力處於低至極低;近兩成無法在一週內籌到十萬。另外,台灣的保險滲透率世界第一,卻有25%的人沒有任何額外商業保險,顯示保障仍不足。這份金融研訓院的調查,在在顯示緊急預備金觀念亟需加強,以及多元收入的建立。

回到一開始提到的,你是悠閒在家做自己想做的事,享受突如其來的強迫退休生活?還是剛發布三級警戒的第一週,就已經很緊張地找可以賺錢的方式、管道呢?這次疫情是個全球性影響的狀況,在未來很有可能再發生類似的狀況,如果再次遇到這樣的突發狀況,有信心、有把握應對嗎?

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分享,從去年疫情爆發至今,財務上有沒有受到影響?怎麼因應?目前遇到的挑戰或困境是什麼?


預約諮詢:

加入好友

mail:ik21101@gmail.com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