妳這麼多衣服、鞋子都沒在穿,錢都浪費掉了!你怎麼不說說你自己,整天花錢玩遊戲、買公仔,都不知道花掉多少錢!
傳統文化觀念影響,家人、伴侶間,在金錢上,可以開誠布公的討論,彼此公開透明、有共識的並不多。正因為對彼此的財務不清楚,未知帶來擔憂、煩惱,擔心另一半拖累自己。
加上這個年代,離婚比例越來越高,對於自己財富的保護,越來越重視,這邊特別建議,在準備結婚時,就可以提前留意、共識3件事:
金錢價值觀
由於夫妻雙方,來自不同成長環境,對於金錢的認知、想法不同,造就不一樣的價值觀。再者,每個人的喜好不同,例如女生花在衣服、鞋子、包包居多;男生則是遊戲、公仔、手錶等。沒有對錯,只是在彼此財務狀況不瞭解下,常常會互相覺得花太多,而發生爭執、吵架。
這其實在適當的財務分配、不影響整體財務,與重要目標完成下,是可以尊重彼此的喜好,給予彼此空間,不造成紛爭。
婚前、婚後財產
詢問未來夫妻財產分配問題的,越來越多,前陣子有位夫人,想要買房,但是收入比老公高,又覺得老公,在生活上企圖心不足,擔心自己辛苦打拼的房子,倘若有分開的一天,還要分給對方。想買房,同時解決這個擔憂,還是有方法。
不過,若平時做好財務管理、分戶管理,甚至開始工作時,就啟動完整財務規劃,類似的擔憂,可以減少,且可選擇的方式,也會更多。
身分→受益人
曾經有案例,老公離世,留下老婆與年幼孩子,這個家庭頓時,陷入經濟壓力。老公的保單,有小時候父母買的,也有單身時買的,受益人都寫父母。婆家雖說會把保險金給媳婦,但最後並沒有。
還有一個案例,也是老公先離世,而老公的受益人,只有單純寫「法定繼承人」,老公的父母已經不在,於是保險金變成,老婆跟丈夫的兄弟姊妹分。而老婆還有年幼小孩要養、房貸要繳,整個經濟壓力驟升、陷入困難,夫家親戚們,拿到錢後,立刻翻臉不認人。
財富的分類與走向,跟人與人之間的身分、關係,息息相關!在理財之前,需要先理關係。在這身分轉換之際,共識價值觀、盤點各自資產,預先做好規劃、安排。
這麼做,降低吵架機會,對感情有幫助;對的錢能到達,對的人身上。
預約諮詢👇

facebook:財務管家鋼鐵紳士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