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務規劃個案—商號

圖片來源:Pexels

 

從接案、報價、拍照、修圖、客戶服務、財務,一個人的公司、自己做事業,就是從頭到尾全包自己來,相當辛苦,能否賺錢、存錢、進而擴大事業,非常重要。

一位認識約3年的老闆,前陣子來找我,說出他的困擾,每年營業額都有提昇,銀行戶頭的錢也有變多,但是錢卻留不久。基於未來很想要結婚、買房子,結束漂泊的日子,穩定下來。於是,來找我了解,這當中是發生了什麼問題?

將財務目標,具體量化、條列下來,並製作財報,了解具體情況後,在製作報告書前的對談中發現,其實這位老闆,自己的財務掌握度是有的,有記帳、清楚年度營業額,有哪些大筆支出。這讓我好奇這當中,是否有隱形財務漏洞?

圖片來源:Pexels


具體報告書分析後,發現3個重點:

老闆容易焦慮

幾次對談下來,發現老闆的個性,是比較容易焦慮的,在報告書呈現的數字、事業的提昇、對於未來的目標達成等,都是呈現偏悲觀、焦慮的,即使報告書的客觀分析結果,是好的、目標達成難度不會很高,這位老闆卻覺得,沒這麼好。

錢沒有不見

現今我們常說:「錢沒有不見,只是變成喜歡的樣子」,這位老闆本身喜歡拍照、攝影,看到很喜歡、很想要收藏的相機,即使知道不一定會用到,但就是想要擁有、想要收藏,但是過一陣子,擁有的感覺過了、對銀行戶頭裡的數字,感到焦慮,又會回到現實,把原本昂貴的相機賣掉。只是這一買一賣間,多少就會產生金錢上的流失。

清晰目標順序

當報告書呈現出來後,也再次跟老闆確認,他的目標重要先後順序,透過初衷、內在渴望的力量,會驅動一個人,專注投入資源,不容易受到周遭影響而失焦。我透過客觀的報告書,讓老闆清楚知道,事業每年達成一個目標、資金妥善配置,在有限風險下,效益最大化,各項目標難度並不高。


在實務規劃上,我會盡可能避免產生,「未來好過,現在難過」的感受產生,未來與現在,是要取得一個平衡的!

以這位老闆來說,我就告訴他,當達成事業成長目標、投資績效符合期望下,不出幾年,目標可達成外,興趣收藏可以同步擁有,不需要因為現實焦慮,再賣掉。當然,對於我最終分析、建議的策略、結果,是抱持懷疑、應該沒這麼好的想法。我的回應是:「沒關係,我們執行一段時間,看看階段性進展、修正財報誤差,就知道行不行!」


預約諮詢👇

加入好友

facebook:財務管家鋼鐵紳士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