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常在Facebook、LINE看到存股、飆股等投資群組,或是傳授輕鬆投資的課程等。這些絕大多數都是騙人的,不是誘拐你把錢匯到奇怪的地方,就是花錢買課但無效,甚至賠錢。
有鑑於台灣詐騙越發猖獗,政府現在在很多地方,都會掛上紅布條、警語,並在郵局、金融機構,放上打詐儀錶板,還做了一個打詐儀錶板網站。因為這個儀錶板,才知道台灣詐欺的產值有多高!據統計,詐騙的營業額,一天可達4億!近期,我去郵局或銀行時,都會特別看一下打詐儀錶板,公布的是所在縣市上個月,通報詐騙的總件數、金額,以我所在的台北市,2024年11月是18億9千萬;2024年12月是21億3千萬;2025年1月是11億7千萬。這僅僅是一個城市、一個月的金額,如果再加上沒有通報的黑數,實際會更高!
除了件數、金額,也統計出前五大詐騙手法:
1.假投資詐騙
2.網路購物詐騙
3.假買家片賣家
4.假中獎通知
5.假交友詐騙
假投資詐騙在這當中,不論件數、金額,幾乎都是每個月第一名!這邊分享3個方法,遠離投資詐騙:
零風險、無風險直接轉身離開
一定要記得一件事,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,即使是單純的工作賺錢,都會有風險,例如上下班途中出意外、職業病、無薪假、裁員等,所以,怎麼可能有無風險就能獲利的投資!
在投資上,有個專有名詞叫風險溢酬,顧名思義就是,承擔風險所得到的報酬。想要賺錢獲利,就需要承擔風險,沒有低風險、高報酬的事。更沒有、沒有、沒有零風險、保證獲利的好康!
多方詢問
每個人因為立場不同,表達也會不同,熟悉、專業、擅長的也不同。現在各種投資方式、工具很多,要想辦法多問不同的人,交叉比對。而且,不只是詢問方法、工具的模式、真假,人、公司都需要調查。金融業都需要做KYC,反過來也是,一般民眾、投資人,也要懂得反向KYC,詢問的越清楚,踩雷的機率就越低。
不懂不要碰
如果一個投資方式,你花了一些時間,還是聽不懂、不明白獲利模式、風險高低等,那麼,即使感覺很誘人,也要果斷拒絕。在投資的世界裡,多數人不是專業投資人,先求少賠、少上當,先把身上的韭菜割掉,再求獲利。寧可保守少賺一點,也不要因一時貪心,賠上身家,想要重新翻身,難度就會大大增加。
詐騙集團比任何人都認真,會根據不同族群,設計不同的詐騙手法,並且掌握人性。即使政府很努力,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,政府單位,基本上還是處在被動位置,有通報才能行動,況且多數抓到的都只是員工,真正的首腦很難抓到。
自己的錢、自己的未來,自己是最重要的守門員!
預約諮詢👇

facebook:財務管家鋼鐵紳士
留言
張貼留言